
臺北是我的夢幻島/熊一蘋著
- 作者:熊一蘋
- 出版社:時報出版
- 出版日期:2025/07
- 語言:繁體中文
作者簡介:
熊一蘋
本名熊信淵,高雄鳳山人,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大學和畢業後幾年長期為臺北居民,2022年決定搬回南部。曾獲林榮三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等。作品主題以文學、獨立音樂、戰後大眾史為主。曾出版非虛構作品《我們的搖滾樂》、《華美的跫音:1960年代美軍文化影響下的臺中生活》。
內容簡介:
《我們的搖滾樂》作者熊一蘋首部散文集
臺北有多夢幻,就有多虛無
彼得潘無法離開永無島
他卻搖滾登出夢幻島
身為一位三十歲的非典型異男,熊一蘋自覺既不陽剛也不陰柔。在摸索自我認同的過程中,發現更接近的竟然是「彼得潘症候群」這個詞。朋友都稱他為「熊」,一直以來走著寫作的道路,得了文學獎也出了書,在這位青年作家的認知裡,世界曾經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固定的樣貌,雖然性別認同是異性戀男性,但對於身體、性別、自我認同,似乎還存在模糊不明、保有變化空間的部份。神奇的是,臺北豐富的資源雖然讓青年作家能靠寫作養活自己,不必做固定工作,像其他人一樣扣合進社會的一個單位。但驚醒後發現,臺北可能只能是少年時期的一場夢幻,若是繼續待在這裡,恐怕會誤以為永遠不必真的接受成長的命運,就像一直留在《彼得潘》中的永無島。
於是輯一「彼得潘」記下這些年在臺北的冒險:大學時期參加社運、結交看團的朋友,與同伴一起組文學團體、從事寫作的工作。來到輯二「迷失男孩」,細說從頭哪些在臺北之前的故事,包括曾是個體弱多病的小孩、被迫和男生一起玩的小學時期、性啟蒙角色是日本漫畫亂馬二分之一、成為霸凌者和被霸凌者的經歷、受到媽媽影響開始學做菜等等。輯三「溫蒂」意外溫柔,收錄和伴侶互動的篇章,包括幫她晾衣服、試著理解月經、練習把愛說出來、為了生活吵架、一起規劃人生,呈現出學習著如何接受親密關係的快樂和壓力這條異男成長之路。
這本散文不但是關於個人的自我認同,更是一本關於臺北的記憶之書。熊一蘋自稱在寫作上慢半拍,在性格上也不如傳統理想中的男性陽剛,下筆卻是簡潔爽快,看似疏離,其實熱血。或許正如作家兼樂評人陳玠安序中所說,新書直言不諱的程度,對他而言,甚至比前作《我們的搖滾樂》更搖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