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月浮槎:西西選讀/何福仁編
- 編者:何福仁
- 作者:西西
- 出版社:洪範
- 出版日期:2025/02
- 語言:繁體中文
作者簡介:
西西(1937–2022)
原名張彥,廣東中山人,1937年生於上海,1950年定居香港。
香港葛量洪教育學院畢業,曾任教職,為香港《素葉文學》同人。
1983年,〈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獲《聯合報》小說獎推薦獎,正式開始了與台灣的文學緣。
著作極豐,包括詩集、散文、長短篇小說等三十多種,形式及內容不斷創新,影響深遠。
2005年獲《星洲日報》「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2011年為香港書展「年度文學作家」,2018年獲「紐曼華語文學獎」(Newman Prize for Chinese Literature)。
內容簡介:
探望西西於小說、散文、詩、電影、閱讀、對談,六大創作領域中的精微光芒。
《八月浮槎:西西選讀》由西西摯友、同為香港《素葉文學》同人的作家何福仁,精選西西數十年創作生涯各時期、不同領域之代表作,編纂而成;依文類分為小說(七篇)、散文(七篇)、詩(八首)、電影(七篇)、閱讀(七篇)、對談(三篇)等六大面向,每一文類篇章,並有名家撰寫專文導賞,分別為小說:何福仁,散文:郭詩詠,詩:劉偉成,電影:趙曉彤,閱讀:黃怡。
書名來自西西1993年的短篇小說〈八月浮槎〉,收錄於小說集《故事裏的故事》一書;編者何福仁說:「2018年,西西偶爾重讀,不滿意,於是重新修訂,並且重發。新版本的層次、意境完全不同,也接近她晚期的心態。西西到了暮年,創作力不衰,更精純,寄意遙深,值得細味。收結是這樣的:當我看著星星,我可以想像,我熟稔的朋友也抬起頭,當我是星星那樣看望。」
「八月浮槎」一詞,源自西西小說中引用西晉張華所編撰之神話志怪小說集《博物志》:「舊說云,天河與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來,不失期。……」意指中秋滿月時分,乘海水漲潮、往來於天際人世河海間的小竹筏。
目錄:
前言
[小說]
搬家這回事
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
感冒
鎮咒
八月浮槎
星塵
紫禁城的角樓
導賞:當我們抬頭看星(何福仁)
[散文]
三篇序:一、造房子
二、羊皮筏子
三、答問
家具朋友
足球詞彙
那一雙明亮的眼睛
毛熊與我
烏篷船
阿福
導賞:在萬物互通的世界裏遇見閃光(郭詩詠)
[詩]
可不可以說
熱水爐
土瓜灣
快餐店
石磬
懶猴
水母與蛞蝓
紅磚砌成的小屋
導賞:西西詩中的「何不」思維(劉偉成)
[電影]
開麥拉眼
電影作品、藝術電影、電影
《救命》
那是佩佩
《播音王子》
開麥拉眼(另一)
羅殊及其習作
導賞:開麥拉眼之思(趙曉彤)
[閱讀]
給補鞋匠的一封信
怎麼祇得七十個披索
快樂的結局
包法利夫人
站著寫作
女子寫作
—莎士比亞妹妹與蕭紅
標點,作家的符號
導賞:故事、技法與世界:讀閱讀筆記的原因(黃怡)
[對談]
講故事的人
—談西方的旅遊敘事、《一千零一夜》
時間、空間和房間
《索拉里斯》:小說和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