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車 0
社會運動與台灣社會

社會運動與臺灣社會/何明修著

RM 65.70
  • 作者:何明修
  • 出版社:三民
  • 出版日期:2023/06
  • 語言:繁體中文


作者簡介:

何明修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特聘教授。國家科學與技術委員會人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在2000年取得臺大社會學博士,曾任教於南華大學、國立中山大學,研究專長為社會運動、勞動社會學與環境社會學。中文專書著作包括《為什麼要佔領街頭?從太陽花、雨傘到反送中運動》(2019)、《支離破碎的團結:戰後台灣煉油廠與糖廠的勞工》(2016)、《社會運動概論》(2005) 等。


內容簡介:

社會運動匯集眾人力量,推動社會變遷,追求一個更美好生活的願景。一旦這樣的願景感召人民,促發了行動的意志,即能形成一股能夠扭轉不利局勢的社會力量。臺灣告別長期威權統治,邁向自由民主,逐步落實勞動保護、族群正義、性別平等、非核家園、婚姻平權等理想,都是由社會運動所推動的。

這本《社會運動與臺灣社會》大幅改寫自作者在2005年出版的《社會運動概論》。在這17年間,臺灣與臺灣以外的社會運動及相關研究作品,風貌已急遽改變,需要重新梳理。本書期待提供一種知識性的引導,透過既有的國外與本土研究作品之梳理,協助讀者發展出剖析與洞察社會運動現象之能力。

新版大幅精簡、刪除過時的研究文獻與個案,新加入關於無領導者運動、社群媒體影響、保守派運動、社運的經濟影響等新興議題,盡可能引用臺灣的相關研究成果。本書內容深入淺出、論證紮實,是一本確切反應世界潮流、根植於本土經驗的社會運動導論書籍。


目錄:

序言

第1章 導論:從抵抗到社會運動 1

一、什麼是社會運動 2

二、社會運動的現代性 10

三、壓迫、抵抗與社會運動 15

第2章 社會運動研究的典範與理論 21

一、集體行為理論 23

二、理性選擇理論 29

三、從資源動員論到政治過程論 37

四、新社會運動理論 43

五、抗爭政治與其他整合式途徑 49

第3章 個體與集體之間:認同、生命歷程與世代 57

一、個體與集體的連結 58

二、社會運動中的認同 62

三、生命歷程與世代 67

結 論 79

第4章 組織與網絡:社會運動的動員結構 81

一、有組織的行動 82

二、社會運動組織:競爭與合作 84

三、社會運動的組織形態:科層組織及其不滿 88

四、事先存在的人際網絡:聯繫的強度與種類 96

五、無領導者運動 104

結 論 107

第5章 網際網路、社群媒體與社會運動 109

一、資訊社會中的社會抗議 110

二、網路作為一種運動傳播科技 112

三、網路運動:贊成與反對 117

四、幻滅之後 123

結 論 127

第6章 政治環境:社會運動的政治機會結構 131

一、社會運動的政治性格 132

二、政治機會結構:體制的選擇性開放 135

三、國家、民主與社會運動 137

四、歐洲新社會運動的政治條件 140

五、政治機會結構的概念:定義與運用 143

六、從決定論到互動論 147

結 論 154

第7章 構框:社會運動的意義創造 155

一、關於性工作的婦女運動爭議 156

二、社會運動的文化分析 158

三、早期的構框理論:互動論的基本預設 164

四、策略性構框 171

五、組織間的構框過程 174

六、策略理性的限制:過度志願論的危險 178

結 論 184

第8章 情緒、儀式與社會運動 187

一、拉倒吳鳳銅像的情緒與儀式 188

二、熱情的社會運動參與 191

三、作為儀式表演的社會運動 195

結 論 204

第9章 非典型運動:反制運動、保守派運動、由上而下動員的運動 207

一、社會運動與反制運動 211

二、保守派運動 215

三、由上而下動員的運動 222

結 論 227

第10章 社會運動的後果 229

一、從抗爭到改革 230

二、社會動員與政治回應 231

三、社會運動與執政者的互動 235

四、社會運動的經濟影響 242

五、社會運動的文化影響 245

結 論 253

第11章 社會運動研究在臺灣:邁向制度化 255

一、社會運動研究在臺灣的開展 259

二、期刊論文的文獻分析 263

三、期刊論文的引用分析 271

結 論 281

附錄1 12份中文期刊 283

附錄2 英文期刊論文的搜尋方法 285

參考書目 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