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民間信仰孤娘的奉祀/黃萍瑛著
RM 46.90
- 作者:黃萍瑛
- 出版社:稻鄉
- 出版日期:2008/10
- 語言:繁體中文
作者簡介:
黃萍瑛
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主要研究領域為婦女與宗教、民間信仰、及墓葬文化等。
內容簡介:
臺灣漢人社會女兒是被排除在生家的宗祧之外,俗話說「厝內不奉祀姑婆」或「尪架桌(神明桌上)不奉祀姑婆」,所以女子通常必須出嫁,死後才能享有合法的香火祭祀,否則有淪為無嗣孤魂野鬼的危機。本書內容旨在討論不幸早夭或未婚去世的女子,俗稱「孤娘」(ko–niu)或「孤娘仔」(ko–niu–a)的這些無嗣孤女芳魂安頓之相關議題,期以作為一個臺灣社會史的考察。
本書首先概述臺灣漢人社會的女鬼信仰,及孤娘「生而無依死而無所」在實際田野中被崇祀的各種情形;其次就家鬼的範疇,主要以臺灣漢人民間社會常聞及「女鬼討嫁」的冥婚風俗作深入的探究;再者對於荒郊孤魂女鬼的處理方式,將釐清目前學界對「姑娘廟」混淆的誤解,說明「何謂姑娘廟」,以及其廟宇崇祀情形和信仰文化。最後試圖闡釋臺灣漢人社會在安頓,或解決「失序」於父系宗祧框架外孤娘之道,無論是以冥婚(祖先)或立祠建廟崇祀(女神)的方式。由鬼新娘的性需求及能力被誇張的強調;或是經人立祠建廟的孤娘所標榜的「純潔」之不同性別文化特質,可以發現「性失序」似乎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所在。簡而言之,臺灣漢人父系社會解決孤娘不幸早夭或未婚就死亡的「失序」狀態,其實未嘗不也是在處理她們性失序的問題。本書將以彰化新港鄉(今之「伸港鄉」)的張玉姑廟(今之「伸慶宮」)為研究個案,期以1959年「八七水災」前轟動全臺的「張玉姑顯靈」事件,說明臺灣漢人社會早夭未婚女子奉祀的相關課題,同時將事件的歷史風貌還原呈現,期許多少填補女鬼信仰相關研究的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