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車 0
論攝影(二版).jpg

論攝影(二版)/蘇珊.桑塔格著

RM 54.30
立即購買
  • On Photography
  • 作者: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
  • 譯者:黃燦然
  • 出版社:麥田
  • 出版日期:2022/04
  • 語言:繁體中文


作者簡介:

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 1933-2004)

一九三三年一月十六日生於美國紐約,魔羯座。
難以歸類的傑出寫作者,不僅是小說家、哲學家、文學批評家、符號學家,也是電影導演、劇作家與製片,影響遍及各領域,是二十世紀重要的美國公共知識分子。
她每發表一本著作,都成為了一件文化盛事。代表作品包括:一九六六年《反詮釋》甫出版即成大學院校經典,名噪一時;一九七七年《論攝影》獲得國家書評人評論組首獎,至今仍為攝影理論經典;一九七八年《疾病的隱喻》肇於她與乳癌搏鬥的經驗,女性國家書會將之列為七十五本「改變世界女性著述」之一;二○○○年面世的小說《在美國》為她贏得美國國家書卷獎。
桑塔格一生獲獎無數,一九九六年獲得哈佛大學榮譽博士學位,並當選為美國文學藝術院院士;二○○一年獲耶路撒冷獎,表彰其終身文學成就;二○○三年再獲德國圖書交易會和平獎。她提出的問題至今仍不斷敲打著讀者的心靈,世界也從未停止對她的懷念。


內容簡介:

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經典 
攝影理論、攝影史、文化評論名作
所有運用影像創作、拍照、攝影的人必讀! 

《論攝影》於一九七七年出版,榮獲當年美國國家書評獎
至今仍不斷引發廣泛的討論回響,被譽為「攝影界的《聖經》」。
 
攝影影像無所不在。它們擁有震撼、引誘人心,或讓人理想化的能力;它們創造一種鄉愁感並讓人將其當成記憶來使用;它們被當成證據來反對我們或認同我們。

桑塔格透過六篇尖銳鋒利的評論,檢視攝影的社會角色。
從「柏拉圖的洞穴」此一古典的哲論開始,桑塔格宛如持著手術刀般精準切開「攝影」的運作邏輯;接著從影像的流派(如現代主義、超現實主義)、用途發展(如肖像攝影、戰地攝影)與特質,談論影像與「繪畫」、「電影」等藝術的異同,直指當代社會的流變與肌理。〈影像世界〉一文則藉由安東尼奧尼的電影「中國」,試論影像與政治控制的社會特質。最後回顧柏拉圖的洞穴此譬喻,回顧影像的形義與現實世界的關係。最後,〈引語選粹〉則宛如萬花筒般,摘錄多則與前文相互呼應的精妙攝影語錄。

全書文字不過分沉重,信手拈來評論攝影史的重要作品,論述精準且歷久彌新。
內容有關攝影的媒體論、攝影作為研究社會的方法論、攝影與其他藝術之間的研究,最終,桑塔格亦是叩問──
這些無所不在的影像是如何影響我們觀看世界的方式?我們又是如何倚賴這些影像為我們的生活提供現實感和權威性?

「《論攝影》不僅是一本論述攝影的經典著作,而且是一本論述廣泛意義上的現代文化的經典著作,一部分原因是在現代社會裏攝影影像無所不在,覆蓋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是一本關於攝影的專業著作,書中也沒有多少攝影術語,儘管有志於攝影者,無疑都應人手一冊。
在這本著作中,桑塔格深入地探討攝影的本質,包括攝影是不是藝術,攝影與繪畫的互相影響,攝影與真實世界的關係,攝影的捕食性和侵略性等等。她認為攝影本質上是超現實的,不是因為攝影採取了超現實主義的表達手法,而是因為超現實主義就隱藏在攝影企業的核心。
攝影表面上是反映現實,但實際上攝影影像自成一個世界,一個影像世界,企圖取代真實世界,給觀者造成影像即是現實的印象,給影像擁有者造成擁有影像即是擁有實際經驗的錯覺。
對讀者而言,這本書的豐富性和深刻性不在於桑塔格得出什麼結論,而在於她的論述過程和解剖方法。這是一種抽絲剝繭的論述,一種冷靜而鋒利的解剖。精采紛呈,使人目不暇接。桑塔格一向以其莊嚴的文體著稱,但她的挖苦和諷刺在這本著作中亦得到充分的發揮。」 ──摘自〈譯後記〉

「一張照片不只是一次事件與一名攝影者遭遇的結果;
拍照本身就是一次事件,而且是一次擁有更霸道的權利的事件──干預、入侵或忽略正在發生的無論什麼事情。」 ──桑塔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