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車 0
厭女的資格二版

厭女的資格:父權體制如何形塑出理所當然的不正義?(二版)/凱特.曼恩著

RM 60.00
Add to wishlist
  • Entitled: How Male Privilege Hurts Women
  • 作者:凱特.曼恩(Kate Manne)
  • 譯者:巫靜文
  • 出版社:麥田
  • 出版日期:2025/09
  • 語言:繁體中文


作者簡介:

凱特.曼恩(Kate Manne)

康乃爾大學哲學學院副教授。她於麻省理工學院取得博士學位,並曾任哈佛學會的初級研究員,曾為《紐約時報》、《波士頓評論》、《赫芬頓郵報》、《泰晤士報文學增刊》與《政客》等各出版品撰寫評論。英國《前景》雜誌曾將她評選為「世界十大思想家」。

另著有本書前作《不只是厭女:為什麼愈「文明」的世界,厭女的力量愈強大?拆解當今最精密的父權敘事》,以及為不分性別發聲的《懼胖社會──為何人人對肥胖感到恐慌?體重羞恥的文化如何形成,肥胖歧視如何與各種歧視交織並形成壓迫》。


內容簡介:

▂▃▄被譽為「21世紀的西蒙.波娃」、康乃爾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凱特.曼恩▄▃▂


女性主義經典論著《不只是厭女》的日常實務版,

犀利剖析「男性資格」如何作為社會潛規則,全面打壓女性的應有權利


醫療研究內的性別不正義◢◤照護體系內的性別不正義◢◤家務勞動裡的性別不正義

政治場域中的性別不正義◢◤知識資格感的性別不正義◢◤身體自主權的性別不正義


在《不只是厭女》中,道德哲學家曼恩大刀闊斧為厭女情結給出了一個前人未曾明確定義過的分析框架,將之看作父權社會裡的執法部門,用來規範、監督女性行為,並懲罰不符合規範的女性。在此新作《厭女的資格》裡,她則將觸角探入女人日常,透過不同領域的案例分析,犀利指出在家務勞動、男人說教、性暴力、身體自主權等議題上,父權機制如何暗中運作,造成實際壓迫。


醫療研究內的性別不正義 ▎醫藥實驗與醫學教育往往以男性生理為「基準」或「預設值」,女性病況則被歸類於「非典型」或「不正常」,導致女人更易錯過治療黃金期。

照護體系內的性別不正義 ▎早在社會化過程有可能讓男孩考慮到男性氣概、不願充分表達自身疼痛之前,人們就已經比較認真看待男性疼痛。人們也預設男人過少使用照護資源、暗示女人使用過多,在假設男人更能忍痛之餘,他們又比女人容易獲得止痛藥物。

家務勞動內的性別不正義 ▎據統計,在二○○○年,全職母親承擔家中三分之二的育兒責任,男性伴侶則負責餘下三分之一,而過去二十年間,這些數字毫無改變。工時長的父親擁有負責更多育兒照護工作的妻子,但工時長的母親則擁有睡眠時間較長且花很多時間看電視的丈夫。

政治場域內的性別不正義 ▎人們往往假設,女性政治人物勢必缺少合群性格,亦即體貼、滋養關懷,與支持社會的品質。但是這類條件只會拿來要求女性政治人物,男性則可豁免。

知識資格感的性別不正義 ▎即使在女人自身精通的領域,她也無法免於被男人說教;即使她身為該領域權威,仍無法完全掌握該主題的正當話語權,而且時常可能遭到外行人再三確認、質疑,甚至反駁。

身體自主權的性別不正義 ▎反墮胎和反跨性別運動的真實邏輯,都是對女人身體的管制。性與生殖勞動,皆是女人應該付出的資源;與此相反,跨性別女人因為無法提供真正的資源或服務,所以無資格將自己的身體呈現成女人樣貌。另外,透過「同理他心」這類想像投射,強暴犯罪往往被視為意外,有時甚至扭轉成男方才是受害者的情境。


目錄:

導讀:當代厭女的幽微性

Chapter 01 揮之不去──特權男性的資格感 

Chapter 02 遠非自願──受人愛慕的資格感

Chapter 03 不容例外──得到性的資格感

Chapter 04 不被渴望──同意的資格感

Chapter 05 能力不足──得到醫療照護的資格感

Chapter 06 難以管束──身體控制的資格感

Chapter 07 不獲支持──坐享家務勞動的資格感

Chapter 08 不出風頭──擁有知識的資格感

Chapter 09 無法當選──權力的資格感

Chapter 10 永不氣餒──女孩的資格感

謝辭

名詞對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