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車 0
留下來的人:偏鄉高齡者的生命紀事

留下來的人:偏鄉高齡者的生命紀事/康舒雅著

RM 50.00
  • 作者:康舒雅
  • 出版社:游擊文化
  • 出版日期:2024/02
  • 語言:繁體中文


作者簡介:

康舒雅

1994年生,台北人,幼時隨祖父母在彰化老家生活。台大城鄉所與荷蘭萊頓大學文化襲產研究碩士畢業,現為英國倫敦大學學院人類學博士生。大學期間接觸社區實作,關注草根社群的賦能與公共參與議題。碩士論文《以身立地:彰化縣台西村高齡者人地關係的形構與轉化》爬梳偏鄉的高齡化現象,獲台灣社會學會田野工作獎。深信田野研究方法能為知識生產帶來洞見,並認同在差異與共性中擺盪的研究位置是理解社會的重要取徑。


內容簡介:

在農村生長、安家與衰老的人,走過什麼樣的人生?

偏鄉照護困難,若可以選擇離開,為何還是想留下?


  ★台灣社會學會田野工作獎作品改寫★

※都會區長大的孫女,對農村阿公阿媽的探尋之旅


台西村,一個因環境抗爭與《南風》攝影集,而廣為人知的沿海小村。但是,檯面上的新聞,鮮少突出此地的高齡議題。

事實上,它是一個高齡村落,村內四百多人,70歲以上的長者就佔了兩百多位,它也是台灣千萬衰退的農村之一。台西村民無論在經濟、智識、基礎設施、健康或者人口結構上,皆處於邊緣。

在這樣的偏鄉,長者如何安老?

作者身為都市成長的青年世代,反思自己與台西村的阿公阿媽,雖是血緣至親,卻像是生活在不同世界的人。

為了解這份差異從何而來,作者於碩士階段展開田野研究,試圖理解環境抗爭之外,台西村的高齡者過著什麼樣的生活?他們的日常生活是什麼模樣?


不再三代同堂的世代

本書描繪的台西村高齡者,出生於1930、1940年代,自小從農,大部分只接受過數年小學教育。到了晚年,因台灣社會的劇烈變遷,他們難以再循傳統農耕社會的大家庭模式,將勞動責任交予下一代,也無法在子孫環繞下,安養天年。

這些人的晚年階段,與他們的先祖輩大為不同,也和都會區的高齡者有多方面的差異。在時代轉變下,他們不僅需要發展出因應當前社會型態的老化途徑,也面臨諸多挑戰,包括:

──生活清閒下來,不用再為生計奔波,但似乎必須找到新的重心?

──重聽、視力模糊、手腳無力、不能再做事了,怎麼辦?

──伴侶生病甚至去世,身上病痛時好時壞……

──看著同輩人一個個離去、甚至子女過世,怎麼自己一個人好好生活?

──子孫在外地生根,要不要離開故鄉,搬去跟子女同住?

上述總總身體或心理上的變化,都需要經歷調適。本書紀錄了高齡者如何隨著生命變化,調整生活秩序、如何在衝突與矛盾中掙扎適應,而他們的過去又如何形塑他們的信念、認同與價值觀,據以度過晚年。


本書透過高齡者的生命故事,呈現底下重要議題:

 ▎身體老化是怎麼一回事?

台西村高齡者如何描述身體經驗的變化,怎麼看待自己變老? 

 ▎為何老人家閒不下來?

高齡者為什麼在身體狀況變差後,還是想保有勞動習慣,這與他們從小到大的生命經驗以及他們所居住的地區有何關聯?

 ▎為什麼不想離開?不與子女同住?

老人家何以不願意離開家鄉,為什麼不想搬去與子女同住?需要哪些條件才能留在家鄉?

 ▎如何在鄉村做高齡照護?

不同家庭型態的照護方式各有同,有些是夫妻兩人同住相互照顧、有些則是喪偶的獨居者,有些則聘請外籍看護,不同家庭型態下的高齡者如何適應?

 ▎高齡者的社交生活

高齡者如何維繫社交生活?身體差異與病痛經驗為社交生活帶來怎樣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