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幽禁的玫瑰:阿赫瑪托娃詩選/安娜.阿赫瑪托娃著
- 作者:安娜.阿赫瑪托娃(Анна Ахматова)
- 譯者:晴朗李寒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出版日期:2024/08
- 語言:簡體中文
作者:
安娜.阿赫瑪托娃(Анна Ахматова, 1889-1966)
俄羅斯享有世界聲譽的著名詩人,有「俄羅斯詩歌的月亮」之稱。1889年6月23日出生於烏克蘭的敖德薩市。1906年開始發表作品。1911年,跟隨丈夫古米廖夫發起創建「阿克梅派」,並參與「詩人車間」的文學活動。出版的主要詩集有《黃昏》(1912年)、《念珠》(1914年)、《白色的鳥群》(1917年)、《車前草》(1921年)、《耶穌紀元,1921》(1922年)、《六部詩集詩選》(1940年)、《詩選》(1943年)、《詩篇》(1958年)、《時光飛逝》(1965年),敘事長詩有《安魂曲》(1934-1940)、《沒有主人公的敘事詩》(1940-1962)等。1964年獲得意大利「埃特納—陶爾明諾」國際文學大獎。1965年,獲得英國牛津大學名譽文學博士學位。1966年3月5日,因突發心肌梗塞去世,遺體安葬於聖彼得堡郊外的科馬羅沃公墓。
內容簡介:
在蘇聯所遺留下來的文化豐碑中,安娜.阿赫瑪托娃無疑是其中最醒目的一座。她已成為整個20世紀苦難繆斯的象徵。她在苦難的一生中,張揚人的尊嚴、精神獨立和個性自由。她的詩,是人性的哀歌,也是「偉大的俄羅斯的象徵」,正如洛津斯基所言:「只要俄語存在,阿赫瑪托娃的詩就不會泯滅。」
漢譯文學名著《幽禁的玫瑰:阿赫瑪托娃詩選》甄選收錄了俄羅斯著名詩人安娜.阿赫瑪托娃從1904年到1965年創作的詩歌。女詩人在自己跌宕坎坷的一生中,始終堅持詩歌創作。她的詩歌大多短小精悍、情感充沛、富有情節性和戲劇性,蘊含著對個人、國家、民族的思考。
阿赫瑪托娃的愛情詩成就最高並獨具魅力。她以女性的身份賦予了愛情「女性發言權」,除了愛情詩中抒情主人公角色的轉換,還有對女性心理廣泛而豐富的描寫。在阿赫瑪托娃的詩中,有對愛情的憧憬期盼,有處於愛情中的甜美心境,有愛情神秘的萌動,有熱戀的興奮、熱烈,有對愛情的牽掛不捨,還有對婚姻生活的失落、迷惘,甚至對愛情深切的絕望──焦灼、決絕,充滿了斷裂和刺痛。
阿赫瑪托娃以女性身份「教會了女人說話」,表達了女性對愛情、婚姻的獨立思考,展示了女性內心種種隱秘、細微的感受,以及處於愛情中的或激烈動蕩或婉轉纖細的心理活動,用纖毫入微的筆觸寫盡了女性情感世界的千姿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