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車 0
一把刀,千个字.jpg

一把刀,千个字/王安憶著

RM 57.15
  • 作者:王安憶
  • 出版社:麥田
  • 出版日期:2020/10
  • 語言:繁體中文


作者簡介:

王安憶

1954年生於南京,翌年隨母親遷至上海,文革時期曾至安徽插隊落戶。曾任演奏員、編輯,現專事寫作並在復旦大學任教。
《長恨歌》榮獲九○代最有影響力的中國作品、1998第四屆上海文學藝術獎、1999年亞洲週刊二十世紀中文小說100強、2000年第五屆茅盾文學獎、2001年第六屆星洲日報「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富萍》榮獲2003年第六屆「上海長中篇小說優秀作品大獎」長篇小說二等獎;《天香》獲2012年第四屆紅樓夢文學獎;《紀實與虛構》獲2017年紐曼華語文學獎(NEWMAN PRIZE FOR CHINESE LITERATURE)。
2011年入圍第四屆曼布克國際文學獎(Man Booker International Prize)。2013年獲頒法蘭西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Chevalier of the Order of Arts and Letters by the French Government)。
著有《紀實與虛構》、《長恨歌》、《憂傷的年代》、《處女蛋》、《隱居的時代》、《獨語》、《妹頭》、《富萍》、《香港情與愛》、《剃度》、《我讀我看》、《現代生活》、《逐鹿中街》、《兒女英雄傳》、《叔叔的故事》、《遍地梟雄》、《上種紅菱下種藕》、《小說家的讀書密碼》、《啟蒙時代》、《月色撩人》、《茜紗窗下》、《天香》、《眾聲喧嘩》、《匿名》、《鄉關處處》、《考工記》等。
相關著作:《考工記》《鄉關處處》《匿名》《眾聲喧嘩》《天香》《茜紗窗下》《月色撩人》


內容簡介:

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一段始於揚州菜漂流海外的故事,情節一旦展開,赫然盤根錯節……

當代中文小說界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王安憶思索革命與生命形上問題的全新長篇力作
王德威專文導讀

//

由革命寫到請客吃飯,王安憶運筆如刀,做她的文章。
起落之間,炮製多少人間故事,辯證名與實、人與物的始末,為之沉思,為之歎息。
這是王安憶的「千个字」,她的「小說革命」。

小說以揚州菜漂流海外的故事開場。
紐約華人的大宴小酌牽引出東北哈爾濱一場家庭悲劇,上海弄堂深處的兒女恩怨,還有揚州城裡城外的市井人生。舊金山唐人街、大西洋城賭場、天津宅邸、甚至大興安嶺鄂溫克族獵場是故事發生的場景;越南女子、德州青年、新疆流民穿梭主要人物之間。但小說的核心是文化大革命中一起轟動全國的政治迫害事件。
《一把刀,千个字》上半部鋪陳了陳誠的故事,也提出了「謎題」:他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下半部敘事陡然轉變,「母親」這一人物出場。母親被污名化為現行歷史反革命,又被聖名化為國家烈士……
王安憶寫了個後革命時代的離散故事,她要再次叩問革命的前世與今生。這讓她的小說充滿辯證意義,而這辯證藉著紐約的揚州廚子和哈爾濱的文革烈士——兒子和母親——的關係,作了戲劇化呈現。
王安憶最終要銘刻的不是一個人物或事件,而是一種精神,一種情懷的得與失。
——王德威(美國哈佛大學Edward C. Henderson講座教授)

什麼是「一把刀」,什麼是「千个字」?
「一把刀」是揚州師傅擅用的菜刀,回歸民間,殺氣隱隱。「千个字」出自袁枚《隨園詩話》:「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世間浮沉終將墜入茫茫人海。

有一條秘密通道,將你的經驗引向不相干的經驗,就像海市蜃樓,某地某時的情景,投射天上,再落回紙上。
——王安憶

「手腕子一抖,只見一條線上去——肉塊、魚塊、鱔筒、青蔥、黃薑、黑木耳、紅綠椒,五顏六色翻著筋斗,一條線下來,熱鬧喜慶。這才是揚幫菜呢!」

小說上部,由「軟兜」登場。軟兜長魚,是中國江蘇省淮揚傳統菜式,以小黃鱔脊背肉製作,此道佳餚起源於淮安。主角陳誠除了在紐約法拉盛嘗試此道菜之外,這道菜也點出他的背景。

六○年代初生的陳誠,籍貫江蘇淮安。七歲的陳誠跟隨向來離群索居的孃孃(上海人稱呼姑姑用詞),姑侄二人住在上海虹口的弄堂,過著近乎神祕低調的生活。因不斷地遷移,七歲的他沒有上學,經由孃孃教他讀《紅樓夢》,陳誠在弄堂間被流傳是孃孃的私生子……陳誠的父親叫楊帆,何以父子二人卻是不同姓氏?

陳誠九歲認識舅公,舅公是名替人辦紅白事手藝的大廚,也是他的學菜師傅,陳誠跟了舅公三年出師,煮菜變成陳誠傍身的本事,無論流落何處。世事倥傯、因緣流轉,八○年代陳誠、父親、姊姊相繼移民美國,陳誠落腳在熱鬧多元的紐約法拉盛,遇見流徙他鄉、身懷心事的老鄉,無端飄零自他鄉過活,誰人身上沒背著幾個故事呢?

//

「他不知道,這是最後的一眼,自此,就再沒有看見她。他騎車在返程路上,幾番回頭,均無人影。心裡只覺得離開的人越來越遠,遠到渺茫。直至入夜,又到第二第三日,他終於明白,她不隨他回家,是因為已經身不由己,不得離開。」

小說下部,寫得是陳誠的母親,她義無反顧投身毛澤東發動文革的社會動員「全國大串連」,活動中她寫了十二頁大字報,標題為「人民政權和群眾運動」,行文流利、不造反也不保皇,然而這似乎為她和全家人帶來災難,文革結束後母親消失了……

陳誠的母親出生在哈爾濱基督教家庭……世上有一種渴望犧牲的人,就像飛蛾撲火,由著光的吸引,直入祭壇。安穩歲月裡,光是平均分配於日復一日,但等特別的時刻,能量聚集,天火與地火相接,正負電碰擊,於是,劈空而下,燃燒將至。革命的熱能,燃燒她與生俱來的俠骨。
風起雲湧的革命時代,她一人往相反方向去,但這危機四伏的敏感時刻,遭受危難的不只個人,還有家人。

//

小說裡的父親、陳誠、姊姊,甚或神祕的母親等人,他們都置身在一些共同的日子,快樂或不快樂,有時感到恐怖驚懼、危顫活著,也許在歷史的洪流中,愈來愈渺小,直至看不清;他們可能都是面目模糊的人,然而,他們依然認真地走著自己的路……

王安憶倒敘淘寫了一個世紀的人事滄桑,她的小說總能將司空見慣的一切變成新鮮,在平淡中提煉出綿長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