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車 0
大女孩

大女孩/瓦舒蒂.哈里森著

RM 64.30
  • BIG
  • 作者:瓦舒蒂.哈里森(Vashti Harrison)
  • 繪者:瓦舒蒂.哈里森(Vashti Harrison)
  • 譯者:柯倩華
  • 出版社:維京
  • 出版日期:2025/07
  • 語言:繁體中文


作、繪者簡介:

瓦舒蒂.哈里森(Vashti Harrison)

瓦舒蒂.哈里森是《紐約時報》排行榜第一名的暢銷作家,創作了《Little Leaders》、《Little Dreamers》和《Little Legends》。她也是《I Love You Like Yellow》(由安德烈亞.比蒂撰寫)、馬修.切里的《Hair Love》,以及史蒂芬妮V.W.盧西亞諾維奇的《Hello, Star》等作品的插畫家。

她曾為露琵塔.尼詠歐(Lupita Nyong'o)的《Sulwe》獲得史考特金獎,並且兩次榮獲全美有色人種協進會(NAACP)傑出兒童文學獎(Image Award for Outstanding Literary Work for Children)。

瓦舒蒂現居於紐約布魯克林。


內容簡介:

從前有一個女孩,常放聲大笑,

她有寬大的心胸和許多遠大的夢想。

「小女孩長大了喔!」大人會誇獎她。

直到有一天,大人開始說:「妳這小女孩可真大啊!」

這不是誇獎……


這個故事描繪一位女孩成長的過程,

但隨著身體長大,

讚美突然變成了提醒、評語與責備,

她經歷了責備、忽視,

還有無數披著「關心」外衣的建議……

她該怎麼辦呢?


她不是太「大」,而是這個世界太不習慣完整的她。

當我們不斷教孩子變得「剛好」,

這本書幫我們問出,誰決定了「剛好」?


這是得獎無數的創作者瓦舒蒂.哈里森首次自寫字畫的圖畫書,

描繪一位女孩通往自我接納的旅程,

展現語言既能傷人,也能療癒的力量。

透過極簡的文字與精緻的插圖,

在一個推崇「小巧」的世界裡,

當你「顯眼」得令人不安,也可能同時被忽視。

這是對「標準」的質問,也是對「自己」的擁抱。


本書特色:

☆語言轉變的重量☆

女孩一開始因為表現好而被誇「長大了」,但當她的身體隨著年齡而「長大」,那句話就變了味。這本書深刻揭示語言如何從鼓勵變為控制,從讚賞變為壓力。它讓我們看見,孩子成長的不只是身體,還要承受那更多的眼光與評論。

☆圖像與情緒同步推進☆

從溫暖明亮的色調到冷色與擁擠的構圖,畫面緊緊貼合主角內心的轉折。當她終於為自己開闢空間,圖像也真的「打開」了。這不只是設計巧思,而是一種強烈的敘事手法,畫面本身就是情緒與意義的延伸,無聲卻震撼。

☆寫給孩子,也寫給我們自己☆

雖然主角是孩子,但書中呈現的偏見、評語與「建議」,卻是許多大人都曾說過、聽過,甚至還在說的話。這本書讓人意識到,孩子並不是在單方面學習「怎麼變好」,而是在承受並適應大人眼中的「怎樣才算剛好」。

☆以孩子視角,描繪語言暴力☆

整本書沒有成人視角的解釋,而是讓讀者直接感受主角(女孩)的內在轉折。讀者就像貼在她身後,看著她成為目光焦點、被批評、被當成問題,也讓我看到,偏見不一定是大聲斥責,一句句好聽的「建議」或「為你好」也是壓垮孩子的稻草。

☆極簡語言,留下空白與對話的空間☆

本書文字極少,卻句句發人深省。許多頁面幾乎無語言,只留下圖像與情緒在讀者心裡發酵。這種「不說破」的寫法,讓它不只是一本書,更是一個能引發對話的媒介。無論是在課堂、家庭,還是我們自己心裡,都能開啟一場真正的思考。

☆延展的圖像和情緒☆

書中使用大幅跨頁設計,不只是畫面的延展,更象徵女孩終於為自己找出空間。當語言與目光不斷擠壓她的存在,這一頁的展開,是敘事節奏的轉折,也是情緒的釋放。讀者在翻開的瞬間,也同時「打開」了對主角處境的理解。